发布日期:2025-04-13 12:01 点击次数:66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历史瞬间!】
你对毛主席的三位伴侣怎么看?
2006年那会儿,毛主席的亲孙子毛新宇跑到浙江大学去做了个学术分享。等他说完了,到了媒体提问的时候,有个记者就朝他问了个挺让人意外的问题。
老一辈有个说法,“孩子不议论爹娘的错”,意思就是说,小辈没权利去说长辈的过错,对长辈的人生道路指指点点那是没规矩的表现。
毛主席是我们国家的开国元勋,也是现代全球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人物。他生命中的三位妻子,杨开慧、贺子珍和江青,也都在近现代史上留下了让人难忘的印记。
对毛新宇来说,这些人既是革命道路上的老前辈,也是如同家人般的长辈亲人。
因此,怎么去看待她们,这对毛新宇而言也是个挑战。
那他到底是怎么巧妙回应这个问题的呢?
【江青是历史人物,历史会给出评价】
在毛主席的三位伴侣里,和主席在一起时间最长的是江青,他们共度了近40年的时光。而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是最让人说不清楚的。
江青,本名李云鹤,1914年在山东诸城呱呱坠地。18岁那年,她入了党,之后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程,为的是找寻党的组织。
第二年,江青在上海曹家渡那个地方,不小心被国民党的特务给逮住了。好在组织上想办法把她给救了出来。出狱以后,她得重新找个活儿干,就去了电影公司。那时候,她还用了个艺名叫“蓝苹”,演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电影,叫《都市风光》。这部电影让她在上海火了一把,名气可大了。
可是,国民党在上海实施的残酷白色恐怖统治,让她越发觉得难以忍受。于是,她下定决心,不再留恋上海那浮华的生活,而是要奔赴革命的摇篮——延安,去投身革命事业。
到了延安,蓝苹一门心思扑在马克思主义学习上。就在那年的10月,她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江青。
到了晚年,江青在钓鱼台看影片那会儿,跟旁边的人说:“我就是因为艺术,才和主席认识的。”
说到他们俩谈恋爱的具体经过,一直没对外说过,这事儿就成了历史谜团。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毛主席特别欣赏江青的艺术本事。
1938年那会儿,延安搞了个“抗战戏剧节”,主要是为了庆祝党的生日还有抗战满一年的日子。江青呢,她在那次的节目里,演了一出新编排的京剧,剧名叫做《松花江》。
这部戏巧妙地把抗日战争时候的真实故事和传统戏剧的表演方式融在了一起,这种做法,在当时艺术圈里头,简直就是个大创新,把毛主席都给吸引住了。
表演完了以后,毛主席亲自到后台,特地见了演桂英的江青,还有演她爹萧恩的阿甲。从那时候起,毛主席就对江青更加上心了。
那一年,他俩计划要成家了。根据手头的信息,上面在查江青以前的事情时,了解到她之前跟裴明伦、唐纳,还有黄敬这些人结过婚,这事儿让她的私生活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闹得沸沸扬扬。
那时候,毛主席身为咱们的头儿,要是娶了江青那样的女子,队里不少兄弟都觉得,这肯定会惹来不少风言风语,说不定还会给革命大事添乱子。
关于毛主席和江青结婚这事儿,项英、张闻天还有陈云他们,特意找过毛主席谈谈心。
那时候,毛主席觉得他和江青在政治上想法一样,又是两人你情我愿,而且也不会耽误工作,所以他就没把大家的反对意见放在心上。
他曾跟陈云他们说过,“要是大家伙儿都不赞成,那我宁可回老家种地算了”。政治局里其他的大佬们看毛主席在婚姻自由这事儿上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劝他的话了。
因为那时候全国都在打仗,所以他们一开始根本没想着要办婚礼。
不过,因为组织里头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为了表达对那些反对者的不满,毛主席索性在合作社里分批摆酒席,请亲朋好友来热闹热闹,庆祝一下。
后来,江青就始终陪伴在毛主席的身边。
新中国成立后,江青先是在她擅长的影视圈子里干了起来。到了1964年3月份,江青被大家选为了全国人大代表,这之后,她就在新中国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毛新宇是在1970年来到这个世界的,那时候,江青和林彪他们正忙着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
毛新宇因为还记得江青当年领导的反革命集团的一些事情,所以他对她的看法,并不像是对待家里的长辈那样,而是把她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下考量,说“江青是个历史人物”。
毛新宇没有直接点评这位历史人物,他跟记者说:“关于这个,历史以后自有分晓。”
【贺子珍是优秀的女战士,是患难与共的革命战友】
毛新宇谈起贺子珍时,话里话外都是赞赏。他说,跟“历史人物”江青不同,贺子珍真是个了不起的女战士,也是共产主义战士里的佼佼者,特别伟大。
毛新宇之所以给出这样的评价,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贺子珍是个老资格的革命者,也是个老党员,还亲身经历过长征那段艰苦岁月。
贺子珍在长征路上受了伤,被定为三级甲等伤残。照那时的规定,她能拿到伤残军人的补助金,但她一辈子都没伸手要过。
毛新宇还说了,新中国成立后,贺子珍因为革命时候落下的老毛病,有时候病得连工作都干不了。但她从来没因为自己过得不容易就找毛主席帮忙。一直到快不行的时候,她还把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三万块钱都交了党费。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故事,得从井冈山那会儿说起。他们在井冈山上相遇,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那个革命的年代,两人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井冈山的岁月,成为了他们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可以说,井冈山是他们缘分的起点,也是他们革命情谊的见证。在这里,他们携手并肩,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贺子珍经由袁文才的引荐,开始在毛主席身旁协助工作。到了1928年,在朱德和其他一些人的见证之下,他们两个结为夫妻。
贺子珍虽然是位女性,但在她哥哥的带动之下,她毅然投身革命。很小的时候,她就掌握了骑马、射击这些打仗时得用的本事。
有一次,毛主席、朱德他们正在一块儿商量事情,贺子珍呢,是毛主席的得力助手,负责记下会议的重要内容。突然间,有个通信兵跑进来,说国民党的人来了。贺子珍一听,二话不说,抄起两把枪,翻身上了马,就往深山老林里奔。她一边跑,一边朝两个方向开枪,东边放一枪,西边打一枪,故意弄出声响,想把敌人往别处引。
敌人听到枪声追了过来,她立马跟敌人玩起了躲猫猫,在山里头东窜西跳的,最后把敌人给绕迷路了,丢在了山林深处。
贺子珍和毛主席并肩作战,一起熬过了我党最困苦的革命时光。他们共同面对挑战,走过了那段最为不易的日子。
长征路上,贺子珍身子骨其实已经不太好了,但她还是硬挺着,拼命保护战友。有次被敌机给炸了,伤得很重,眼看就不行了。那时候,她心里还惦记着部队,说啥也不让毛泽民两口子把这事儿告诉毛主席。她还特地拜托他们,跟上面说一声,自己就想留在当地养伤,别给部队添乱了。
那时候,红军为了突破国民党军的包围,四次巧妙地渡过赤水河,跟追兵斗智斗勇。在这个过程中,毛主席忙着指挥大局,实在抽不开身去照料贺子珍。
他安排傅连璋去修养连帮忙那里的医生,一起照顾贺子珍。他跟大家伙儿说:“绝对不能把她丢在老乡家里,就算她不行了,也得把她抬走。”
毛主席和贺子珍两人一路历经无数生死考验,可到了延安后,她并没享上几天的清福。
贺子珍不想老是待在毛主席身旁当秘书,她心里有更大的抱负。她盼望着能有机会去追梦,多学习,多历练,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1938年10月份,贺子珍去了苏联,主要是为了养好身体,并且还在苏联的东方大学里上了学。
贺子珍老来聊起自己过往的日子,说那段时光是她人生的一个大变样。为啥这么说呢?到了苏联以后,倒霉事儿就一个接一个地找上门来了。
贺子珍怀着身孕踏上了出国的路。到了苏联后,她和毛岸英、毛岸青团聚了。在外国,她一个人得拉扯着三个孩子,还得去上学,真的是特别不容易,压力山大。
小孩刚出生没多久,就因为得了急性肺炎,没能救回来。这事儿对贺子珍打击特别大,身体一下子就垮了,心情也糟糕到极点。毛主席知道后,心疼贺子珍,就把李敏送到了苏联。他是想着,或许贺子珍看到女儿能开心点,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
那时候,苏德战争正打得火热,苏联自己已经忙得团团转,对中国来的共产党员,比如贺子珍他们,待遇就打了折扣。不光如此,还要求他们跟苏联老百姓一样,得空儿就得帮忙干点活儿,而且还是免费的,算是给前线打仗出一份力。
贺子珍为了能让自己和女儿过上日子,除了把本职工作干好,还得偷偷找些零工来做,想多挣点钱。她尽量抓住每个能赚钱的机会,就是为了让生活能宽裕点。
天气逐渐变冷,苏联那边东西不够用了,连以前用来暖和屋子的煤炭和木头都不让用了。李敏实在受不了这么冷的天,结果就病倒了。
贺子珍为了让李敏得到更好的治疗,跟医生吵了起来,结果医生对她进行了打压,硬是把她送进了精神病院。
医生没仔细检查,就硬要贺子珍每天吃镇静药。就算战争让医疗用品不够用,医生还是坚持让她吃药,没停过。
疯人院里头终年没阳光照进来,又暗又湿,贺子珍本来身体就不好,在这种破地方待着,简直是活受罪。
她找管理员和医生帮忙,想让他们放自己出去照看女儿,可人家就是不同意。
1947年的时候,王稼祥和老婆朱仲丽跑到苏联去了。他们费了好大劲,才打听到贺子珍的消息。后来还是斯大林出面帮忙,这才把贺子珍从那个疯人院给救了出来。
回国后,贺子珍得知毛主席已经重新组建了家庭,所以,她再也没有因为个人的事去找毛主席帮忙,而是安安心心接受了组织给她分配的工作。
毛主席从闺女李敏那儿知道了贺子珍到了苏联后的那些不容易,他心里头觉得,当年自己没做好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角色,时不时就感到挺对不起她的。
他努力想跟贺子珍见个面,但江青知道贺子珍回到国内后,就直接又间接地跟毛主席说了,她不想让他们俩再有联系。
很明显,江青的那个念头不太靠谱。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虽然是和毛主席一起过的,但她俩还是经常写信联系。
小时候,李敏在苏联学的俄语,对汉字不太熟悉。所以,贺子珍寄来的信得靠秘书来翻译。这样一来,毛主席也就能知道贺子珍最近怎么样了。
他老早就盼着能跟那人再碰个头,可一直都没撞上合适的时机。转眼间,从1959年在延安分别后,一晃就是22年。这回,他们俩终于能再次见上面了。
在那之前,毛主席心里一直惦记着找机会去看看贺子珍。不过呢,贺子珍回国后,工作和住的地方老是变,一会儿在东北,一会儿又跑到华东其他地方去了。就这么着,毛主席好几次想去看她,结果都没能成行,计划全泡汤了。
毛主席晓得陶铸的媳妇曾志和贺子珍特别亲,所以在“庐山会议”那会儿,多亏了大家的帮忙,他总算是见上了贺子珍一面。
毛主席觉得,贺子珍当年会去苏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性子急。贺子珍也承认,他们在延安那会儿,经常拌嘴,自己确实也有不对的地方。
但是,时间流转,过去的事情就像云烟一样散了,他们俩的那段过往已经成为了历史。贺子珍心里明白,自己在毛主席那里的位置已经不同了,所以,她没跟毛主席多说什么,很快就决定走了。
这次分开后,两人就再也没见过面,成了真正的告别。
1976年,毛主席离开了他老人家。
【杨开慧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毛主席一生的最爱】
在毛主席的三位伴侣里头,毛新宇心里头最敬重、最仰慕的就是他奶奶杨开慧。杨开慧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的妈妈,而毛岸青呢,正是毛新宇的爸爸。
毛新宇聊起杨开慧时,直接表达了对这位从未见过的奶奶的深深敬意:在我心里,杨开慧是最让我钦佩和敬爱的家人。
毛新宇总会提起毛主席在给李淑一的回信里那句有名的诗:“我失去了心爱的骄杨,你也失去了柳。”通过这句诗,毛主席深深表达了对杨开慧的怀念。同时,他也大力称赞了杨开慧烈士为革命事业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毛主席和杨开慧从相识、相爱到结婚,其实跟那时候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联。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他们相遇并走到了一起。社会环境对他们的感情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从相识的那一刻起,两人的心就慢慢靠近,最终决定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这一切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大背景。
新青年们接受了新式教育后,受五四运动那股子思潮的影响,不再受封建老一套“爸妈说啥就得听,媒婆说啥就得信”的束缚,都忙着去追求自由恋爱了。
那时候,他们俩是自己谈的恋爱,到了结婚的时候,杨开慧既没坐大花轿,也没带嫁妆,就是为了表明“咱们不走寻常路”。
结婚后,毛主席还是忙着他的革命事业,而杨开慧呢,她一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一边也投身到了革命工作中。
1927年的时候,毛主席跑到湘赣那块地方,着手准备发动秋收起义。
走之前,他跟杨开慧说,得把家里人和孩子照顾好,还有啊,参加农民运动时,别忘了保护好自己和身边同志的安全。
杨开慧给毛主席递上了一双她亲手编的草鞋,让他穿上后看起来像个走街串巷的郎中。接着,她又让堂弟杨开明负责护送毛主席一段路。
那时候革命形势紧迫,危机四伏,他们俩都没料到,那次分别后,就再也没见过面。
杨开慧、孩子和保姆全都被军阀何键给逮住了。何键原本想拿他们当人质,逼毛主席自己站出来“认罪投降”。但那时候,毛主席正忙着在井冈山打仗,根本没办法抽身去管这事儿。
看到这招没起作用,何键打算说服杨开慧投降,让她自己跟共产党和毛主席断绝关系,把知道的共产党情报说出来,这样就能重获自由。不过,杨开慧没有答应。
她说自己就算死了也没关系,就盼着“革命能快点胜利”。
杨开慧的老妈向振熙,为了救出自己的闺女,那是真不含糊。她不想给党组织找麻烦,就自己四处奔走,托了不少关系。最后,她找到了在社会上很有面子的大人物蔡元培他们,求他们帮帮忙,救救自己的女儿。
何键一看情况不妙,觉得杨开慧肯定不会透露什么,便急忙下令立刻动手。然后他在给蔡元培他们回电的时候,硬说自己是在收到电报前就把杨开慧给处决了。
1930年11月14号,29岁的杨开慧在浏阳城外的识字岭,壮烈牺牲了。
她这一辈子,虽说短,但活得精彩。她的故事,就像新文化运动后,咱们中国女性开始觉醒的缩影,也展示了共产党人那种不怕牺牲,死磕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所以,毛新宇说起杨开慧,不只是因为血脉相连而尊敬她,他还觉得“杨开慧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头人,是个了不起的共产主义斗士”。
【结尾】
从毛新宇的角度看,想想毛主席那三位夫人的故事,真的让人挺有感触。在那个大时代里,女人们,特别是杨开慧、贺子珍这些,她们真的是太有胆色了,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把自己的所有都搭了进去。
她们活出了精彩绝伦的人生,而且,她们展现出来的那种革命斗志,也鼓舞着我们这些后来者不断前行。
#百家说史品书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